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不要战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我们自己所探索的不过是行动的第一步,就是发出这个挑战书。如果您同我们一条心,如果您也决心为欧洲的统一开创一个广泛的运动,那么就请您签上自己的名字吧。

    爱因斯坦等4人的呼吁,今天听来是何等的真诚和理智,特别是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今天,人们该对爱因斯坦的和平宣言鞠上深深一躬。如果人们在当时就接受了爱因斯坦的忠告,我们将少付出多少代价。

    可在当时,与93人的宣言相比,《告欧洲人民书》一点成功的希望都没有。不仅政客军人们不会接受它、学者思想家们不会接受它,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不会接受它。

    在一个疯狂的时代,清醒者总是孤独和悲哀的。事实上,也没有一家德国报纸敢于刊登这份反战声明。

    我的作文素材

    爱因斯坦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势力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虽然没几个人理解他,倔强的爱因斯坦以科学家的执著与韧性投入到了反战活动中,他到处公开发表与众不同的反战看法,仍然尽最大的努力去呼唤和平。1914年8月,在给埃伦费斯特的信中,他说:

    现在,惊慌失措的欧洲正发生着某种难以置信的事情。这样的时刻表明,我们是属于多么卑劣的生物品种呵!我沉默地继续进行和平的研究与思考,但却被怜悯与厌恶所笼罩。

    9月初,他给埃伦费斯特又寄去了一封充满了对民族主义的堕落、对战争的愤怒和日益增长的厌恶的信:

    国际的灾难沉重地压在我这个国际主义者身上。一个生活在“伟大时代”的人很难理解,自己是属于发狂的、堕落的并以自由意志而自豪的生物品种。

    1914年11月,反战的知识分子在柏林组成了“新祖国联盟”。他们的纲领是为尽快实现没有领土要求的正义和平,创建制止未来战争的国际组织。爱因斯坦不仅是该联盟的创始人之一,还是最活跃的一名成员。

    可是,在1916年初,“新祖国联盟”却遭到了查禁,被迫转入地下,直到1918年秋战争结束前几周,它才重新公开活动。战后,这个组织演变成了“德意志人权同盟”,旨在增进德法两国人民的谅解。爱因斯坦一直是忠实的会员,直到该组织被希特勒法西斯捣毁为止。

    1915年4月,“荷兰反战委员会”在海牙召开了一次促进世界持久和平的国际会议,谋划由荷兰政府出面斡(wò)旋停战。当德国报纸透露出了这条消息的时候,德国外交部表示拒绝这一计划。

    善良的爱因斯坦把人类的战争行为理解为一种兽性的行为,并表示深深的愤慨,他想借助善良的呼吁来泯(mǐn)灭人类的战争冲动。可是,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的行为过于“天真”了。他以一个伟大科学家的思维方式试图去建立一个明晰、和谐的世界秩序,更是一种“天真”的思维。可是,就是靠着这份天真的良知,爱因斯坦反战的呼吁还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

    在很早以前,爱因斯坦就与法国的人道主义者罗曼·罗兰有了书信的往来。1915年3月22日,爱因斯坦从柏林写信给当时住在瑞士的罗曼·罗兰:

    通过报纸,并且通过我同那坚贞不渝的“新祖国联盟”的联系,我知道了您是何等勇敢地、全心全意地为消除法德两国人民之间可悲的隔阂(hé)而献身。

    我热诚地向您表达我的深切的钦佩和敬意。但愿您的光辉范例会激励别的品格高尚的人,使他们放弃那些难以理解的妄想,这种妄想像恶性瘟疫一样,使那些在别的方面是聪明、能干而敏感的人也受到传染……

    1915年秋,爱因斯坦想看看米列娃和孩子们,便从柏林来到了瑞士。他在苏黎世的朋友赞格尔陪同下,拜访了当时住在瑞士的罗曼·罗兰。

    这次会晤使爱因斯坦了解到,在所有的交战国中都有反战团体。同罗兰的谈话使爱因斯坦受到了极大鼓舞,他觉得自己是抵抗沙文主义暴行的国际友好团体的一名战士了,而不再是一个孤独无援的呐喊者了。

    同样,爱因斯坦也给罗曼·罗兰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曼·罗兰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午饭后,我们总是坐在旅馆的凉台上。前面是花园,成群的蜜蜂在含蜜的鲜花盛开的常青藤上来回飞舞……

    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交汇了、融合了。他们谈的是理想,是和平,是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建设新的生活。

    1926年,为庆祝罗曼·罗兰的60岁生日,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奥地利文学家茨威格和法国文学家杜阿梅耳发起编集一个祝贺文集《友谊之书》,爱因斯坦应邀写了一封贺信。信中内容就是对1915年会晤的回忆:

    我只亲眼见过您一面:那时欧洲危机的最初冲击还使您心神不安,在那些备受折磨的群众中间,您像一个孤独的幻想家,他们由于您不能给他们带来光明和解放而感到失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人类陷入了一场浩劫之中。

    一支以德国天文学家为主的日食科学考察队,跨过了俄国边境线,被俄**队当做间谍逮捕,关进了监狱,携(xié)带的仪器全部被砸碎了。

    爱因斯坦听到这条消息,长叹一声,心事重重,他非常牵挂远在瑞士苏黎世的米列娃和孩子们。虽然瑞士是中立国,但是,战火更如一头疯狂的野兽,肆意侵袭,对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放过。现在,连邮政、电信、交通都中断了,家里究竟是个怎样的情况呢?

    这时候,军火贩子利用战争,大发横财,而普通的老百姓只好都勒紧了裤腰带。爱因斯坦不仅看到了难民和饿殍(piǎo)、看到了断肢和鲜血,也看到了另一面的灯红酒绿。

    我的作文素材

    爱因斯坦痛恨战争带来的一切,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了科学实验中。

    爱因斯坦非常忧虑、愤怒,可是连个发泄的地方都没有,他就一头埋进了广义相对论的研究里。

    德国多年崇尚武力的恶果终于显现出来了,军事扩张的野心在媒体上堂而皇之地得到宣扬。同时,在德国和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一股反犹太人的浊流掀起来了。爱因斯坦忍不住了,他在各种场合都公开宣称:“我不是德国人,我是瑞士国民,我更是犹太人!”

    事态越来越严重,军事政府宣布爱因斯坦加入的反战组织——“新祖国联盟”为非法组织,大批成员被抓、被关、被杀,反战团体被迫转入了地下。

    我的作文素材

    爱因斯坦的爱国精神并不只是在口头上随便说说,而是亲自加入了行动中。

    战争掠夺了巨大的社会资源,制成了大量的杀人武器,人民大众创造的财富枯竭了。军国主义分子沉浸在侵略的快意之中,而国民的生活却贫困不堪,人们在忍饥挨饿中过着日子。

    爱因斯坦只能每天到街头的小铺子里买那些劣质的粗制面包充饥,明显营养不良。伊丽莎知道了,就把表弟请到家里就餐。她家毕竟是有钱人家,还能支撑一阵子。爱因斯坦总算缓过劲来。

    我的一句话感受

    和平是一个正直的人对社会发出的最朴实的要求,我们应该拥护和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