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读《北京苦住庵记》观后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读书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可想象初始这种书籍拿在手根本看不下去。好多思考是书籍连着书籍引发的。关于周作人的一些事情在很多书籍中读不到,也鲜为人知,历史中的人物总是与背景紧密连接的,是时间与空间的永远结合,只是个人所处态度不同罢了。

    此书详细介绍了周作人在日本侵略战争时期1937——1945年的所思、所想和最终的结果。如果说周作人在那个年代有不可言说的困难出任伪职是无可奈何的,不如说是缺少一种中国文人应有的骨气。

    随着读书不断的深入,发现一个人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比如,在那个年代周作人是名人外界对他的要求就格外的光辉灿烂,但他也是一个人也是养着一大家子的人,做出任何事情都有他的理由。作者也在用多种资料证明那个年代对周作人的影响。

    在日本人多次请周作人出山未果情况下,突然出现了枪击事件。可以想象出来,这对一个文人来讲心理影响有多大,就现如今这种事情也是惊天动地,不可思议的。而这之后,周马上接受了日本人的邀请出了公职,紧接着,侄子又自杀了,且是在家里。麻烦何其多,理也理还乱。还有家庭的拖累,在日本上学期间娶了个日本女人也为在战争期间留北京多了个理由,虽然书中没提此种原因,我想多还是有之的。

    多名文人劝说周南下,周最好的理由就是家属众多恐难动身。作为年轻人不能理解,到了中年就可知解了,责任感是与日俱增的。但我想最重要的理由是——本人的软弱。从各种信件来往和各种资料表明,周是不愿意出任伪公职的,但身在其中,不是你说了算的。这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不容你分辩。舍不下妻小,丢弃的是大义。一个文人应该说能分得清是非,可偏偏弄不清楚,这其中怪也不怪。

    作为后来者看这个问题在这个时候民族大义是首要的,个人的得失和家庭的温暖是其次的,如果说放不下,想做缩头乌龟的生活,是说不过去的也是不太可能的。看来乱世不能娶外国女人,尤其是战争国的女人,对一个人影响太大。

    新中国还是给其了宽容的说法,出狱后可以在限制中发表作品,受到了尊重。

    人生是——体道,悟道,得道的过程。名人具有代表性,这也是最近喜欢看人物传记的初端。你不仅仅代表个人而更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血性,这是很多人虽死犹荣的做法的最终解释。中国的文化是死而不亡的!道德经有语,死而不亡者寿。我们要求的是百年功,千秋利,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荣华富贵。

    书名取得好,苦住代表了最后的结论。才华不表明个人的全部本质,血性在关键时刻彰显灵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