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番外 1万邦来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昭宁九年, 天下尽归于魏, 祭奠武帝, 赏功臣, 颁新法, 盐归于官营, 似是打开了即将到来的乾清元年的大治。

    益州、扬州新归之地, 拆世族坞堡,缴世族部曲,兵与刃, 皆为一国所统。

    随后重新划分组州与县,设官吏,先时有能之人, 沿与用之, 查而无能者,革职。

    魏自昭宁三年始开科举, 纵以昭宁三年所取之士最多, 其后未及昭宁三年所取之士, 但经年积赞下来, 人才不少。而世族们有了司马氏与陈氏的教训, 加之曹盼多年的强势表现, 已经明白了再想要跟从前那样,世禄世卿是绝不可能的。

    要是不想让寒门士子把他们踩在脚底下,他们就要老老实实的参加科考。

    否则再让寒门势力发展下去, 哪里还有他们容身之地。

    是以, 世族在看到一茬又一茬的寒门冒出来之后,再敢不敢端着了,纷纷地报名参考。

    如此一来,每一年所取之士,那都是有的,所以要替换区区一州之官吏,曹盼换得半分压力都没有。

    对于孙氏、刘氏之人,曹盼也以安抚为主,王是不能封的了,比照刘协,都给个公爵。

    如此一来,曹盼也总算是得见了昔年有过一面之缘的大乔与小乔。

    孙权者,哪怕几次三番险些要了曹盼的命,曹盼也是由然生敬,所以曹盼也不打算亏待他的子女,不过听说大乔与小乔进了洛阳时,曹盼让人传了一句话,有意要见一见她们姐妹。

    不过让曹盼没想到的是,不仅是大乔小乔来了,孙尚香也来了。

    自孙尚香入洛阳来,曹盼都当作不知道,孙尚香也无意要拜见曹盼,这一回竟然跟大乔和小乔一道来了,曹盼看到了大乔脸上那无奈的神情,便也将之置之不理。

    “江东一别,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两位夫人。”曹盼三入江东至此,将近二十年了,大乔小乔倒无甚变化,美人呐,总是得天独厚的。

    “见过陛下。”昔年江东见时,曹盼不过是一个小娘子,而今大权在握,灭江东,平蜀汉,是为大魏朝的女帝,当世之雄才者。

    大乔和小乔皆与曹盼作揖见礼,曹盼道:“夫人不必拘礼,朕那时入江东即为一窥两位夫人之貌美,如今听说夫人入了洛阳,也是想再看看两位夫人。”

    单纯的只是看看而已。

    大乔看着曹盼有些恍惚,她还记得当初曹盼问她的话,想到曹盼这个女帝,还有她的女部,于洛阳城里见到的女官。

    没想到,曹盼竟然能做到这样的地步。

    “妾与姐姐这一次进洛阳,进见陛下,也是有一句话要问陛下!”比起大乔来,小乔显得就坚韧许多,与曹盼福身而问,曹盼点了点头道:“夫人尽可畅所欲言。”

    小乔道:“陛下开科举,不知孙氏子弟,还有小儿能不能参加。”

    孙氏,自然指的就是孙策与孙权的子嗣,而小乔之子,那就是周瑜之女。

    “朕曾有云,不论出身,不分男女,只要有一颗为百姓做事的心,想参加科考都可以。孙氏也好,周家的郎君也罢。朕与吴王,周大都督之间的事,不及家人。”

    一句不及家人,态度表露得清清楚楚,大乔与小乔皆是面露喜色。

    “多谢陛下。”大乔与小乔皆与曹盼福身道谢。

    曹盼道:“周大都督也罢,吴王也好,皆是不世之奇才者,朕很希望他们的子孙,不堕其名。”

    这是对于孙权和周瑜的极大肯定。

    大乔和小乔此次入宫最想要得到的答案已经得到了,不禁松了一口气。

    倒是孙尚香从进来就一直没有动作,也不说话,曹盼也将其无视到了极致,期间大乔颇是担忧地看了几眼孙尚香,但见曹盼就好像没有见到她这么个人一般,也不好在当着曹盼的面提醒孙尚香,什么叫作今非昔比。

    随后崔今走了进来,与曹盼作一揖,“陛下,臣等对两位夫人慕名已久,陛下见完了,能否让臣也带两位夫人去一趟女部?”

    “倒是打得好主意!”曹盼见崔今一来就道明来意,瞟了她一眼。

    崔今笑道:“连陛下都慕名的人,臣等岂能不好奇。”

    曹盼道:“愿不愿随你走一趟女部,你得问两位夫人,而不是朕。”

    显露的是对于大乔小乔的尊重,崔今立刻与大乔小乔作一揖,“今,被女部诸同僚派来请两位夫人随今去一趟女部,今等并无他意。”

    端是有礼,并无半分强人所难之意,大乔看了小乔一上,小乔道:“陛下的女部,妾早有耳闻,今日有幸得见,妾之幸也。”

    便是同意随崔今走这一趟了,曹盼道:“好好照看两位夫人。”

    “陛下放心!”哪里还需曹盼特意嘱咐,扬州七郡归于魏,原孙氏的人重回庐陵,想要迅速地安抚百姓,有什么比借他们的手更快的。

    崔今这便要领着大乔小乔走了,大乔最终忍不住地拉了孙尚香一把,没想到孙尚香不退反进,直问于曹盼,“你很得意吧?”

    此言一出,曹盼还没什么反应,崔今已经一眼扫过了孙尚香,明显的不喜。

    “人人都说诸葛孔明对你情深不悔,为了你,哪怕受益州世族逼迫也不肯另娶她人。他们也说,你对诸葛孔明有情有义,至少你并没有另择皇夫。可是,你生了一个孩子,一个不是诸葛孔明的孩子。你扪心自问,你对得起诸葛孔明对你的一片深情?”孙尚香一开了口便再也止不住了,一声声地质问。

    “与你何干?”她和诸葛亮之间的事,谁也没有资格评价。他们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

    “你好本事,坐拥了天下,更有了诸葛孔明的深情,却还勾着别人的心。”孙尚香见曹盼丝毫不为所动,气得更是口不择言。

    曹盼看着大乔小乔道:“夫人往后若是想进宫,朕随时欢迎,不过孙夫人,往后就别再带进来了。”

    大乔小乔岂能不明白,孙尚香如此无礼,若是换了别的人,早就已经不知如何处置了,曹盼只是提醒往后不再见孙尚香,两人都齐齐应了一声。

    “曹盼,你不是向来都表露得心胸开阔,能纳天下之言?怎么我才说了几句,你就不想听了?是不是,我说到了你的痛处。诸葛孔明一死,你即发兵益州,灭了蜀汉,从前的日子该怎么过,如今还怎么过,半分不曾念及诸葛孔明。你的心里,根本就没有他。”

    这样一句又一句的指责,曹盼道:“那又如何?”

    又如何,问得真好,又如何?

    孙尚香道:“你把元直还给我,还给我!”

    这,才是孙尚香最想要说的话,曹盼冷冷地一笑,“孙尚香,你是不是觉得,朕一直对你置之不理,是朕怕了你?”

    曹盼走到了孙尚香的面前,如同看着蝼蚁一般地看着孙尚香。

    “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朕害怕的?二十年前朕能将你的兄长耍得团团转,朕还灭了江东,今再灭了蜀汉,你都做了什么?你能做什么,值得朕怕你?朕当你不存在,因你在朕看来,什么都不是。不想听你说话,纯粹只是不想浪费朕的时间。”

    完全不同格局的人,怎么相提并论?哪怕二十年前,孙尚香都不是曹盼的对手,更何况如今。

    孙尚香怕是想不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答案,曹盼无视于她,就只是因为她根本不值得曹盼费心。

    轻蔑,那样的轻蔑,就好像千刀凌迟着孙尚香,孙尚香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

    “陛下……”见此,大乔这个当嫂子的要给曹盼赔礼,曹盼却扬手将她想说的话都打断了,与之轻声地道:“夫人,一码事归一码事,朕分得清楚。从始至终,分不清楚的都是孙夫人而已。”

    扫过孙尚香,曹盼道:“与朕要元直,你知道元直是大魏的首相?你更明白,朕是大魏的皇帝?孙尚香,你可知朕对你有多失望?朕昔日入江东,为见两位夫人,也是想见一见那巾帼不让须眉的孙娘子,朕很希望有一天能在战场上与孙娘子交手的,可惜,一次都没有。”

    “朕希望你能成为朕的对手,然而早在很久以前,朕就已经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朕的对手,你看着朕,只能是仰望。”既然如此,曹盼又怎么会降低自己,成为孙尚香的对手?

    孙尚香整个人都在颤抖,没错,她把曹盼当成了自己毕生都想要超越的对手,然而,她竟然早就没有资格了?没有了?

    “孙夫人,你还是请吧。”崔今如此地与孙尚香请,要给曹盼送客。

    “陛下,匈奴丹阳公主已经进宫了。”孙尚香不定要不要走时,胡本小步地走来报。

    曹盼道:“两位夫人随意。”

    依然的无视于孙尚香,已经越过了孙尚香往前走,显然是去迎丹阳,崔今作揖相送,大乔小乔也福了福身相送。

    曹盼走到了宫门前,英姿飒爽的丹阳手执着马鞭意气风发走来,一身紫色的匈奴公主服饰,见到曹盼眼睛一亮,小跑着喊道:“阿盼!”

    “丹阳!”曹盼也笑着冲着丹阳招了招手,丹阳跑过来直接地抱住曹盼,“阿盼,阿盼,我可想你了,想死你了啊!”

    当今天下,还敢唤曹盼一声阿盼的人,也就只有丹阳一人了。

    曹盼道:“匈奴的事宜发排好了?此次来洛阳,能长住?”

    “能,能。我是打算留在洛阳养老了。你可不能赶我。阿兄说,你帮了匈奴大忙,往后就把我留在洛阳城里给你解闷,以报你的大恩。”

    “这话必不是单于说的,而是你说的。”曹盼这般肯定地说,丹阳瞪大了眼睛,“又让你猜中了。”

    “匈奴的百姓,与魏互通有无,将自己剩余的东西给大魏的百姓,换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要是勤劳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朕想要的,也希望是匈奴百姓想要的。”曹盼笑笑着地说。

    丹阳肯定地点头道:“一定!”

    “一国之兴,仅止于一国而已,若能以一国而带动邻国而富,这是大魏将来的对外之策,你是第一个知道的人。”曹盼这般地跟丹阳说来,丹阳高兴地道:“果真?”

    曹盼点点头,丹阳不由地抱紧了曹盼的手臂,“最喜欢阿盼了。”

    这直白的告白,曹盼一笑,“朕可不是郎君,单于这次来信与朕提了,让朕给你找一个驸马。”

    “阿兄真是的,要他操什么心。”丹阳明显的不高兴,曹盼道:“有个兄长操心你不好?”

    丹阳的心思又怎么能跟曹盼直说,挽过曹盼的手臂,“不说了,不说了!”

    “匈奴的事,与朕说一说,朕得听听看有什么遗漏该补补的。”不说私事,那就说正事。

    这一点,丹阳说起来没有半分的压力。

    随后,曹盼召见三省六部的官吏,提出了扬州、益州以及北边各族之事。

    “扬州既有孙氏与周公瑾之后愿意参加科考,借他们而揽扬州之主不是什么难事。倒是益州之地……”益州里头,诸葛亮能有本事占据区区一州而与大魏对峙,若无民心相倚,岂能做到。

    “与诸葛孔明立宗立祠。”曹盼把这话给放了出去,墨问直点头道:“民心即向诸葛孔明,那就借着诸葛孔明收拢益州的民心。”

    曹盼直盯着墨问,墨问不怕死的道:“诸葛孔明,真君子也。忠贞之节亦当推崇,立宗立祠,受百姓拜祭,当如是,当如是。”

    主意是曹盼提的,她本就是墨问说的那样的意思,再叫墨问点明,心下轻轻一叹,目光从墨问的身上移开了,道:“不管益州的百姓说什么,让我们的人只管做实事,真心假意,百姓总能分得清楚的,诸葛能收拢了百姓的心,我们也能,做不到的,自己检讨。”

    理就是这么个理,周不疑道:“诺。”

    “至于北地各族……”一桩桩一件件的事点出,一件件的解决。

    杨修道:“陛下早先为了安抚北方各部用的办法十分有效,陛下是觉得哪里还需补充?”

    因去说动北方各部的事情是杨修做的一,所以杨修第一反应便是觉得曹盼又要准备大干一场了。

    “初时是为稳,如今是为治,亦为兴。不仅是大魏,各族亦然。”曹盼点出如今与先前的不同。

    一群人听着面面相觑,曹盼刚要开口,戴图端着药进来,“陛下,请先用药。”

    好不容易曹盼的咳嗽好一点了,戴图那更是定时定点的盯着曹盼用药。

    曹盼看了戴图一眼,让戴图到了药点不管她在哪儿都叫戴图给找着的权利是她给的。

    故而,曹盼端起一旁的药一饮而尽,胡本要给曹盼漱口来着的,曹盼挥手让他们退了去。

    “朕打算重开丝绸之路,组织专门的商人往各国去,更在边境设一个区,专门供应各族的商人,还有大魏的商人在此交易……”曹盼显然有这个念头不是一时兴起,一说起来,说得条条是道,其中周不疑与杨修都插了几句,其他人也会针对提出问题,当然也会有人对应问题解决问题。

    一说就说到了天黑,宫门都要下钥了,戴图在期间又送了一次药进去,那会儿曹盼正和人讨论得正猛,也懒得管戴图怎么又进来了,把药一喝完,戴图也干脆利落地退了。

    好不容易商讨论出了完整的设商区,曹盼看天也黑了,这才放人。

    周不疑寻了个空找了戴图,问的自然是曹盼的病,咳嗽咳了许久未好,用了多少药依然没断,这都成顽疾了。

    “左仆射,陛下主要还是心病,悲忍于心,不与外泄,身体自然受不住。这些日子已经好多了,往后只要让陛下多开心,或许不必用药都会好。”戴图这么地跟周不疑说。

    周不疑道:“陛下的身子,你要照看好。”

    “这是自然!”不用周不疑提醒,戴图也是要做的。

    扬州有孙氏与周氏的配合,孙策之子,周瑜之子都有意参加科举,如此昭示,自然带动了新归附的扬州诸郡的人。

    益州那头,曹盼让人与百姓一道建孔明祠,对于诸葛亮对待百姓的一系列的变革,曹盼都不予变动,有了免税在前,又那样准许百姓纪念诸葛亮,在一定的程度上安定了民心。

    不然,曹盼昔日明心公子的身份,也在有心人的传扬之下让百姓们忆起了。

    虽然已经过了二十余年,诸葛亮也用了十余年的时间一点一点的经营,让百姓们从心底里接纳了他,认可了他,但那传奇的明心公子,还是有人记得的,与一个女帝联合在一起,也让他们不再那样的排斥。

    有了好的开始,想要让百姓从心底里接受一个新的统治者,却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