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去京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转眼间到了秋收的季节,一天面一眼望去,黄灿灿的,清水县的百姓个个精神抖擞,准备秋收。

    何家村的村民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虽然经历历暴雨,由于在族长何文清的带领下,提前做好了准备,及时解决险情,才有现在的丰收。族长的形象,更加高大威严。

    再有就是和玉之前分给大家的山芋种,家家户户都种了。这不,还没收呢,就有很多商家来定购,每家每户少则几十两银子,多则上百两的收入,使何家村一举成为附近富裕村。

    之前和玉教大家沤肥的方法,大部分人家依葫芦画瓢,学去了八九分,效果还真不错。

    每亩产量增加快一担。但是也有人不相信和玉的话,没有照做,加上今年的雨水多,粮食产量有所减少。

    和玉家种了几十亩的山芋,都是经过和玉精心选种,细心育苗,起早贪黑的和长工们一起在田里干活,庄稼长得特别好,山芋个头大,味道也好。和玉家的山芋,特供给李管事,老生意了,价格自然更是不错。

    清水县的丰收引起临边几个县的好奇眼光,为什么清水县就能够躲过这场灾难。而自己的庄稼却被淹在水里,以至于现在颗粒无收,无法糊口。后来经过大家口口相传,清水县王县令在暴雨来这前修筑排水沟,清理河道,避免了清水县的被洪水淹的悲剧,百姓们大呼王县令英明,料事如神。

    听说王县令现在成了统辖这几个县的知州,百姓们看到了希望,虽然生活很窘迫,但还是没有暴乱,因为这段时间王知州一直在尽心尽力的安抚百姓,大量雇佣百姓兴修水利,接济贫困百姓,用劳工换取工钱。有的人家买不起麦种的,有无人出工的,就向官府借贷,来年收获的时候加一成利。这比民间的信贷低多了,纷纷像官府借贷,购买麦种,把小麦种下去。只要坚持到小麦增收,就算熬过去了。

    几个县的百姓啊,好几万人,朝廷拨下来的赈灾银,有点紧缺。清水县附近出现不少流民。

    有一些人无以为生,纷纷到清水县乞讨。看到这么多流民,和玉看到另一个商机:如果提供他们吃的东西和住的地方,他们给和玉干两个玉的做两个月的活,等到天冷了,上冻没法干活了,和玉再根据具体情况,发放一定的酬金,用以过年,等天气暖和,愿意的人可以继续过来做工。

    和玉看到清水县的南面,清水河从此穿过,居然上千亩的荒地,盐碱地。之前有一些人曾经去开发过这片换地,但是都没有成功,因为这块地,有的地方是沼泽,有的地方是小荒山,大部分是盐碱地。

    对于现在落后的耕作技术,根本拿这种田没有办法。但是在和玉眼里就是宝呀。和玉准备把这片上千亩的田买下来。

    这些荒地,估计要不了多少钱。和玉卖山芋,卖鸡蛋,现在有万两家财,买这些荒田没问题。但是开发这些荒地可是要很多的人力物力,这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自己资金不够,和玉才不敢向民间借款,弄不好搞了个高利贷,说不定会倾家荡产。去哪弄钱啊,和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家里要是有个稀世珍宝就好了,到当铺还可以换点钱。

    和玉突然想起自己穿越到这边时,有一堆东西一起跟着传过来了,说不定可以找两件换点钱。

    说做就做,和玉穿衣起床,端着油灯,打开地窖,小心翼翼的扶着梯子下去。到处黑漆漆的,和玉有点怕。以前和玉是个傻大胆,无神论者,但是连自己都可以重生,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