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正逢那年花开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那是在三十年前,正值清未1897年光绪年间。那年的初春,16岁的艾米丽,随祖父大卫*史密斯博士,来到中国的西藏,进行生物及历史状况的实地研究。

    这天他正于馆中休息,忽然收到他的来自中国川藏的好朋友,须弥大师的一封信。信里热情洋溢地邀请史密斯博士去他那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的色须寺执教、讲学,对众僧侣传授生物学方面的学识与历史起源。

    “要知道,那时我的祖父,在当时的中东和西欧等国家,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生物学及考古学方面的专家了。但他从没去过中国最偏远的藏区,包括他后来去的川藏高原。在他的晚年,能实现去中国藏族地区考查,讲学,是他最后的宿愿,”老管家婆很自豪的表情。

    “我们的川藏之行,正逢八月的盛夏,辽阔的扎溪卡大草原,青草碧绿成茵,有的地方,尽然如树丛般长到有一人多高。我看到满山遍野成伴结队的牛羊群,黑的、白的、瘦小的、健壮的,和骑在它们背上的的牧童,或守在它们边上的牧民们,正挥动着他们手里长长的牧鞭,在蔚蓝的晴空下,或悠闲扬鞭或纵横弛鄂,他们那个神气劲和满脸的红晕,使我终身难忘。”老管家婆神思迷离,娓娓道来。

    “后来我才听人说,他们脸上的那片片红晕叫作‘高原红’,哈哈……”。她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时代,那个记忆着她无限美好年华的岁月。她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人场景。

    那天,他们到达石渠已经是下午二、三点钟了,寺里来接他们的赶车小把式,早已等候在驿站,在他们换乘马车后,赶车的小伙子,一边替他们把行李一件件地装进马车后面的备兜里,一边跟他们说笑着,用手势互相交流着。

    密致的阳光透过山体和草丛,斑驳而均匀地洒在他那油亮而厚实的脊背上,浮移在他挥动着的有力的手臂间。滴滴的汗水,正从他黝黑且俊秀的脸颊上,慢慢流淌到他宽阔的背上、胸前,仿佛要将照在他身上的所有光点,洗刷去。

    他叫汗巴乌托,是个极其俊朗且健谈的小伙子,他的豪爽,给这两位初到藏区的英伦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他一路热情地给客人介绍着沿途的无限风光,朴实的话语里,透露出一种特有的自信。

    “小伙子,你的这个车把式活儿干得不错啊!哈哈……”史密斯博士风趣地赞叹道。

    “哈哈……老人家,你是第一次来中国吧。也是上这儿求佛,祈求来世的超度?”小伙子试探地问道。

    “啊,第一次?应该是无数次喽,哈哈,不过来川藏,我是第一次。主要是来走访,也算是来学习和朝拜吧。我是个生物学家,你们的主持须弥大师,是我非常要好的中国朋友,这次就是他邀请我来的。”大卫向他解释道。

    “是的,大师跟我说了,这几天一直都在说起你们,今天我临出门时还不断地嘱咐我,一定要我小心的赶车,照顾好你们呢。”小伙子嘴里说着,啪啪地甩着手中的马鞭:“刚才你们下车的地方叫石渠,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我们也叫它‘太阳部落’”说着他回头,冲史密斯老人笑了一下,并用手里的鞭子指了指头顶上的天空。比划了个太阳式的圆。

    “啊!是sun。(太阳)”这时,坐在老人对面的女孩,轻快地笑了起来,脸上挂起了太阳般的笑脸。

    “sun?”小伙子模糊地重复了一遍,不解地又一次回了下头,看了小姑娘一眼。

    “啊!她说的是太阳,是英语,我们国家的语言,呵呵……”老人客串了一下,用比较顺畅的中国话解释道,他似乎对这翻译的角色颇感兴趣。

    “大卫*史密斯先生,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