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盼人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自家屋里,抱着女儿痛哭起来了,眼泪像冒泉一样倾泻出来,浸湿了女儿的衣襟。阿婆死了,梆子井村这么多的女人,还是用阿婆的那种眼光盯她哩!许乡长大声豪气表扬她的话,并没有改变她在她门心目中的位置,还说什么向她学习哩!

    她哭得伤心极了。泪水终于流完了,沉重的脑袋里重复着一句话:让别人去“带头作用”吧!黄桂英带不起头呀!她的心里却是平静了。

    太阳照旧从东塬上升起,在西源那边降落。月亮圆了又缺了。春风一天暖似一天,把庄稼人的粗布衣服一层层剥落,有人光着脊梁在河滩里整修稻地,准备插秧了,春天变成夏天了。

    梆子老太的眼光不由自主地投注到每一个新来的梆子井村的媳妇身上。她们的针线手艺如何?线纺得细吗?布织得匀吗?当她获悉一个一个新媳妇不仅能缝单衣棉衣,而且会纺线也会织布的时候,常常有一种失望的心情。随之,她更加耐心地等待和观察新媳妇腹部的异常变化,等到确凿看出那位媳妇怀孕的征兆,她就懊丧地转过脸,再也不愿瞧她一眼了,似乎功夫白花了,空等了,在操了一番心思。

    “牛犊的媳妇‘有了’!”梆子老太忍不住,给二婶说出自己的发现。

    “‘有了’就‘有了’!”二婶不以为奇。

    “真快!结婚才半年”梆子老太说。

    “新社会,男二十,女十八,果子一样熟透了。”二婶快嘴利舌“只要茬儿遇得巧,睡一夜就‘有了’。”

    梆子老太立时闭了口,低下头,二婶无意的一句话,又撞着她心里的疤疤了。只要茬儿遇得巧她和景荣老五睡了几十年,一次都没遇到茬儿上吗?她转过身,回家去了。

    “根生媳妇过门八个月”梆子老太又在街巷里碰见二婶,忍不住说出自己的发现“八个月娃娃夜格黑里落草了。”

    “我早说过,新社会,男大女也大,果子一样熟透了。”二婶也很得意“只要茬儿遇得巧娃娃像在裤带上拴着,解下一个就是”

    “屁!”梆子老太这回不大信服二婶的话了,神秘地说“新社会,婚姻自由倒是好。还没过门,你来我去,怕是带着‘肚儿’来的”

    “噢呀!五老太,快不要说这号是非话。”二婶惊吓地瞧瞧左右“当心根生家里人听见”说着,张开已经放大的封建脚,怆慌躲走了。

    梆子老太暗暗地盼望着,梆子井村娶回一个不会纺线织布,也不能生男育女的媳妇。那样一来,在梆子井这个偌大的世界的一角里,她就会有一个伴儿了,不会显得孤单了。她会在任何人面前抬起头来说,不会纺线织布也不生儿育女的,不单单是我一个可是,她耐着性子暗暗观察了娶回梆子井村的每一个媳妇,人家都会缝衣纺织,而且比赛似地一个比一个生得快。一次又一次失望,简直叫梆子老太妒恨起来了。

    终于,梆子老太观察到了一个有希望的目标。

    梆子井村的胡学文,在十里堡镇上的小学校教书,很受人敬重的,这是小小的梆子井村的庄稼院里脱出的第一位先生,有文化的人呀。他恋爱了一个媳妇,结婚三年了,那女人仍然不见“有”的征兆。梆子老太于是推测到,教员胡学文之所以能不花彩礼拣便宜自由来一个媳妇,正是她有这个可怕的毛病,才甘愿让他“自由”

    梆子老太抑制不住这个重要发现的兴趣,凑到二婶跟前,还没开口,二婶已经借口躲开了。这个嘴快却又胆小的老婆子!

    “你看出没?学文媳妇不开怀”梆子老太又凑到年轻的根生媳妇跟前说。

    “你怎么知道呢?”根生媳妇问。

    “三年了,没见肚子有啥动静。”梆子老太说“要是能生,早该生了,新社会结婚年龄大”

    “你把宝纳到空里去了!”根生媳妇笑着说“人家两口子商量好的,自己不生。”

    “那能由得人么?”梆子老大不屑地撇着嘴“能生的不想生不由人,不能生的想生也不由人。”

    “人家文化人,能得出奇!”根生媳妇神秘地说“那小两口避哩”

    “能避得过么?”梆子老太咄咄逼人地问。

    “听说学文戴着橡皮套儿嘻”“哈呀!天上的事!”

    梆子老太头摇得像个拨浪鼓,嘲笑年轻的根生媳妇竟会相信这样荒唐可笑的什么橡皮套儿的事。不能生养的学文媳妇,为了遮丑,为了护短,居然放出男人在那东西上戴橡皮套子的烟幕来,她才不信哩!她头二三年里没有怀娃娃的时候,阿婆为了遮丑也给人家说,那是景荣长年在外乡弹棉花,遇不上茬儿

    农业社社长胡长海在给锄麦子的女人们宣布歇息的口令以后,梆子老太刚刚坐到大渠沿的白杨树下,教员胡学文的妈妈手里提着小锄走过来,开口就问:“老五家的,我问你,你凭啥说俺媳妇不开怀?咹?”一开口就能冲倒人,全是一派闹事的架势。

    “我”梆子老太猝不及防,口语短涩,无言应对,吱唔说“我也是操心学文媳妇”

    “谁家媳妇要娃不要娃的事,要你操心?”学文妈妈寸步不让,直逼不退“你操心你自个去!”

    “我”梆子老太退躲不及,又被揭着了短处,无力辩白说“我真是好心”

    “好心留给自家用!”学文妈妈毫不领情,一味进攻“我看你是‘盼人穷’!盼得人家跟你一样,不会织布,不会要娃娃。”

    梆子老太彻底败阵,羞辱得难以还口。好在社长把学文妈妈拉扯走了,渐渐平息下来。锄麦的妇女们不作劝解,反倒仨人一堆,五人一伙,窃窃议论:

    “嘴长话多!你管人家要娃不要娃的事做啥?”

    “她不会要娃,也盼人家不能要!”

    “嘻!‘盼人穷’”

    昏黄的煤油灯光里,景荣老五坐在木凳上,把工分本本交给女儿,让她代替爸爸到队办公室里去记工分。他早已挂起那把弹花弓,在农业社里挣工分了。支使开已经懂事的养女,他开始询问梆子老太和学文妈妈犯口角的原因。她说自己平白无故受人家欺侮,竟然流下委屈的眼泪。他静静地听完,不动声色,没有丝毫暴发起来去和学文妈妈雪耻的火气,反而平静地劝诫说:“农业社里大帮人马干活儿,人多嘴杂,一句闲话出口,立马传得满村都知道了。咱只顾做活,甭说长道短。”

    没有得到男人的支持,也没有遭到训骂,梆子老太倒也心安。景荣老五把弹花弓搁到木楼上去了,灰土已落下厚厚的一层;他的弹花技术不得施展,手里也短缺了活便零钱,常常郁闷不乐;对梆子老太招惹的是非,不管有理没理,他都烦腻。梆子老太根本没指望这样的男人为她撑腰壮胆,寻到学文家门下去干仗。

    景荣老五继续说:“社长派咱做啥活儿,咱就干啥活儿;只做活儿,甭多嘴”

    梆子老太把简单的饭食摆到男人面前,不应诺也不反对他的处世方式,心里却觉得闷气,眼前似乎浮现着学文妈妈恶气逼人的眼睛,耳朵里响着那些偏向学文妈妈的议论盼人穷

    盼人穷,是梆子井村庄稼人对那些嫉妒心特别强烈的人的贬称。自己无能,盼别人也无能;自己受穷,盼旁人比自己更穷;自己倒霉,盼别人更加倒霉这是一个令人鄙夷的雅号,居然随便安派到梆子老太头上来了!

    像是故意给梆子老太示威似的,教员胡学文的媳妇,没过一年,果真生下一个娃娃来,足见根生媳妇说的“避着”的话是实事了。梆子老太想在梆子井村盼得一个伴儿的希望彻底破灭,看来继有的希望也很茫渺,也就没有耐心再去关注谁家媳妇迟“有”早“有”的事了。她的兴趣,随着生活的突然变化而迅速转移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